优游ub8(www.shbjby.com)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叠螺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生产厂家。手机:13812013609
24小时咨询热线

《串螺污泥脱水机应用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25-04-08 23:55:20 作者: 优游ub8登录网

  1.0.1为规范串螺污泥脱水机在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中的应用,保障安全可靠,运行稳定,科学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镇给水厂应用串螺污泥脱水机对排泥水处理的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管理。

  1.0.3串螺污泥脱水机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规定。

  通过双螺旋轴的旋转,在带有活动环独立驱动的过滤腔体内推送、刮卷污泥,完成挤压、过滤的固液分离设备(以下简称串螺机)。包含管槽混凝器、脱水本体和滤液收集槽。

  【条文说明】该装置导入双螺旋轴输送物料方式,两根螺旋轴在过滤腔体内并排设置、交错运行,相互刮卷,彼此清理对方螺旋轴上板结的污泥;在偏心机构及导向装置共同作用下,活动环一端做上下运动,另一端做圆周式钟摆运动;由于活动环独立驱动,确保与螺旋轴接近但不接触,且运动速度不受螺旋轴转速的限制,实现污泥脱水效果和效率的灵活调整。

  串螺机以独特的过滤腔体取代了传统的滤布过滤方式,其具有自清洗滤缝的功能,不堵塞、不磨损、经久耐用、节水省电、能实现24小时连续无人运转,非常适合于低浓度、高浓度、粘性强、无机含量高、杂质成分多、含油等特性的污泥脱水处理。

  由高速混合管、低速絮凝槽和斜板导流口组成,用于污泥与絮凝剂混合、絮凝的装置。

  由三根相互并联、内部联通的管道组成腔体结构,中间腔体内设有搅拌机构,用于污泥和絮凝剂的混合。

  【条文说明】在中间管腔内置非常快速地旋转的搅拌叶,让污泥和絮凝剂快速混合,辅以管腔紊流,让混合更加均匀。也适用于低浓度及高浓度污泥与絮凝剂的充分混合。

  【条文说明】槽体内置低速旋转的逐级递升的搅拌叶,让污泥和絮凝剂从底部开始逐渐上升,进一步反应絮凝成团,形成结实稳定的絮团。

  由固定环、活动环、环驱动杆、连动片、环驱动电机、双螺旋轴、螺旋轴驱动电机、背压板组件、喷淋机构等组成压滤体。用于污泥的重力浓缩和脱水。

  【条文说明】脱水本体由浓缩部、脱水部和压缩部组成。压滤体部分由内圈呈“8”字形的固定环和活动环层叠而成。双螺旋轴和活动环独立驱动,互不干涉。

  脱水本体分单组脱水本体和双组脱水本体。双组脱水本体配置两套脱水本体,每套脱水本体具备独立的滤液收集槽并共用管槽混凝器,两套脱水本体可同时或单独运行。

  【条文说明】该装置设置于低速絮凝槽上方、浸没于液面之下,让部分滤液流入滤体内部,将污泥絮团阻档在滤体外围,以提升污泥的浓度,提高后续脱水的处理量,并降低泥饼含水率。

  由两个具备独立的进水、给料、溶解、熟化、出液功能且可交替运行的箱体构成。用于絮凝剂的制备。

  【条文说明】该装置通过双向螺旋给料器向两个箱体交替投加粉状絮凝剂,并通过逐级递降的搅拌叶将絮凝剂快速溶解、熟化,配置成絮凝剂溶液,以两箱自动交替运行的方式连续提供絮凝剂溶液。

  【条文说明】该装置通过扁嘴式出水方式,生成强劲且稳定的瀑布式水幕,截获从给料机出料口掉落的粉状絮凝剂,斜冲入水,实现浸润效果,防止絮凝剂在水面漂浮,缓减潮气对给料机出料口的影响。

  该装置受进水的水量及水压影响小,同时拓展了絮凝剂的掉落范围,使絮凝剂溶解得更为迅速且均匀。

  3.1.1串螺机应具备高效、稳定、智能、经济、适用、便捷、安全、环保等特性。

  2稳定性:降低系统故障率,确保脱水本体不堵塞、不抱轴、不磨损,运行持久稳定;

  3智能性:应经过控制单元内设的模糊控制管理系统,与污泥输送、药剂输送等单元联动,提升系统整体稳定性和自动化水平;

  4经济性:综合考虑系统投资及运行成本,包括电、水、药剂、人工及易损件更换等;

  7安全性:降低人机非间接接触风险,并防范臭气泄露、液体溅出、机械卷入及触电等潜在危险;

  8环保性:确保系统作业环境清洁、整齐、低噪音、低振动,降低环境的负荷,推动资源化利用,实现低碳排放。

  3.1.3串螺机材质应结合应用现场及污泥腐蚀性指标,采取对应的防腐材料。

  3.2.1串螺机宜由污泥输送单元、混合单元、絮凝单元、脱水单元、滤液收集单元、泥饼储运单元、絮凝剂制备单元、絮凝剂输送单元、滤液处理单元、控制单元组成。

  3.2.2系统通过污泥输送单元的污泥输送泵将污泥从平衡池输送至串螺机的混合单元管槽混凝器的污泥输入口;絮凝剂输送单元的絮凝剂输送泵将絮凝剂从絮凝剂制备单元输送到混合单元的絮凝剂输入口。混合单元通过高速混合管将污泥与絮凝剂进行充分混合,进入絮凝单元的低速絮凝槽体,通过逐级渐升的搅拌机搅拌,反应形成结实稳定的絮团。絮团流入脱水单元,利用固定环、活动环相对运动,持续错位,保持滤缝通畅,使滤液通过环片间隙快速排出,浓缩部和脱水部的滤液汇集到滤液收集单元,并经过滤液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脱水后的泥饼从脱水单元末端的背压板间隙排出,并通过泥饼储运单元进入后续处置环节(图3.2.2)。

  1—平衡池;2—絮凝剂制备装置;3—加药泵;4—管槽混凝器;5—串螺机;6—电控柜;7—螺旋输送机;8—污泥料仓;9—滤液处理装置;10—污泥输送泵

  3.3.1污泥输送单元由污泥输送泵、输送管道、污泥流量计等组成。通过污泥输送泵将污泥从平衡池输送至串螺机的管槽混凝器的污泥输入口。

  3污泥输送管道应选用SUS304或Q235B碳钢材质,碳钢应做防腐处理。

  【条文说明】:在平面布置及高程条件满足的条件下,首先选用螺杆泵;因安装高度限制影响泵的吸程及进泥杂质较多时,应选用转子泵。污泥管道应设置冲洗注水口和排水口。

  3.3.2混合单元由三根相互并联、内部联通的管道组成混合腔体,中间腔体内设有搅拌机构组成。实现污泥和絮凝剂在单元内快速混合,并设置污泥输入口、絮凝剂输入口、污泥输出口、进泥取样口。

  3.3.3絮凝单元由低速絮凝槽体、逐级渐升的搅拌机构组成。实现污泥和絮凝剂的充分反应并形成结实稳定的絮团。宜由低速絮凝槽、串环预滤体、斜板导流口、溢流口、放空口、液位检测装置组成。

  溢流口、放空口的连接管道材质宜采用塑料材质,公称压力不应小于1.0MPa。

  3.3.4脱水单元由固定环、活动环、环驱动杆、连动片、环驱动电机、双螺旋轴、螺旋轴驱动电机、背压板组件、喷淋机构等组成。将絮凝好的污泥进行重力浓缩和脱水。

  3.3.5滤液收集单元由滤液槽、滤液排放口、滤液取样口等组成。收集脱水本体浓缩部、脱水部压滤产生的滤液,宜在滤液槽的侧面或底端设置与滤液排放管连接的法兰,并设置滤液取样口。

  1—出泥斗;2—环驱动电机;3—空气式脉动阻尼器;4—进料伸缩管;5—摄像头;6—超声波液位计;

  7—高速混合管;8—混合槽取样口;9—污泥输入口;10—混合槽排空球阀;11—混合槽排污清洗口;

  1—串螺主体;2—低速絮凝槽搅拌机;3—液位开关;4—低速絮凝槽;5—急停开关;

  1—螺旋轴驱动电机;2—供水口;3—喷淋电磁阀组;4—混合槽排污口;5—接线—高速混合管搅拌电机;8—低速絮凝槽搅拌电机;9—混合槽液位计;10—絮凝混合槽;11—滤液槽液位探针;12—串螺脱水本体

  3.3.6泥饼储运单元由接泥斗、泥饼输送装置、泥饼储存装置等组成。将泥饼输送到泥饼储存装置。

  【条文说明】:在平面布置及高程条件满足的条件下,宜选用螺旋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因场地及高程限制,含水率不低于75%,宜选用螺杆泵,泵出口应配置远传隔膜压力表;含水率低于75%,宜选用柱塞泵,泵出口应配置远传隔膜压力表。

  3泥饼储存装置选用污泥料仓,宜选用SUS304及以上材质或Q235B碳钢材质并做防腐处理。

  3.3.7絮凝剂制备单元由两个箱体、双向螺旋给料器、扁嘴瀑布式浸润器、进水电磁阀、出药电动阀等组成。通过双向螺旋给料器给两个箱体交替投加粉状絮凝剂,并通过机械搅拌将絮凝剂快速溶解,配置成絮凝剂溶液。

  3.3.8絮凝剂输送单元由絮凝剂输送泵、输送管道、絮凝剂流量计等组成。通过絮凝剂输送泵将絮凝剂从絮凝剂制备单元输送到混合单元的絮凝剂输入口。

  3.3.10控制单元由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RS485采集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及触摸屏等组成。对系统实现工艺参数及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的检测及自动化控制。应与相关数据实时传送到中心监控系统。

  2检测及控制的参数宜包括:平衡池液位、混凝槽液位、滤液收集槽液位、进泥流量、加药流量、主螺旋轴(游动动环轴、混合搅拌、絮凝搅拌、螺旋输送机)转速、主螺旋轴电机(游动动环轴、混合搅拌、絮凝搅拌、螺旋输送机)频率、主螺旋轴电机(游动动环轴、混合搅拌、絮凝搅拌、螺旋输送机)电流、串螺机电量、冲洗水量、料仓泥位、设备运行及故障状态等参数。

  3恒液位模糊控制是为了避免污泥泵频繁启停,管槽混凝器应配置液位计,设置控制目标液位,通过PID自整定调节污泥泵频率,实现液位恒定。

  【条文说明】该功能当进泥浓度变低时,脱水本体的滤过速度相应增大,需要自动提高进泥量来保持液位的高度。反之,当进泥浓度变高时,脱水本体的滤过速度相应减小,需要自动降低进泥量来保持液位的高度。通过进泥流量变化来弥补因污泥浓度波动产生的影响,从而确保相对稳定的绝干泥量及絮凝效果。

  脱水本体能应对污泥浓度相对较大范围的波动,通过自动调节加药量和串螺机的运行参数,达到最佳絮凝及脱水效果。确保泥饼含水率稳定,提高处理量,实现污泥脱水工艺需求与串螺机运行全自动化控制的结合。

  3.4.1电气控制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5226.1和《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25295的相关规定。

  3.4.5宜配置红外感应器,检测到人员进入串螺机工作区域时应自动停止喷淋系统。

  4.1.1串螺机系统的设计应与沉淀池排泥系统、污泥浓缩系统、污泥平衡系统充分衔接,脱水后泥饼应满足污泥处置要求。

  【条文说明】: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规定污泥机械脱水间应设置通风设施,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污水泵房等设备机房通风换气次数可选用8~12次/h。考虑到污泥隔膜压滤脱水过程中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在机旁值守,为保障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健康,脱水车间每小时换气次数应为8~12次。

  4.3.1串螺机系统布局应紧凑、合理,并满足施工、设备安装、管道敷设、污泥运输以及设备检修的要求。

  4.3.6脱水车间宜安装起重装置,起吊设备的提升净高度宜不小于1000mm。起重装置的安全额定载荷不小于单组脱水本体的净重。

  【条文说明】:维修用空间的起吊高度为方便串螺本体点检、修理,现场需设有吊车锁具。索吊本体的提升高度Hmax不小于1000mm;对于不具备安装起重装置的应用场地,需预留叉车的作业通道。

  脱水机选型应根据水厂的设计规模、污泥特性、平均浊度、处理保证率、泥饼含水率、运行时间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必要时宜采用小试、中试或参考类似工程案例来确定选型。

  【条文说明】:串螺机适用于易板结、易粘轴、易磨损、含沙量大、含油量大、浓度波动大、低浓度、无机成分高的污泥脱水。处理量和含水率受污泥含水率和含沙量的影响较大。

  串螺机选型见表4.4.1:串螺机选型参数表(单组脱水本体)、表4.4.2:串螺机规格尺寸表、表4.4.3:串螺机接口表

  串螺机选型需要根据项目或现场的实际情况,污泥处理量可采用下列三个方式进行。

  4.4.3串螺机标注处理量应超过计算处理量,串螺机分为单组脱水本体和双组脱水本体形式。

  【条文说明】:因改造空间限制可选用一台双组脱水本体机型,对新建项目备用要求高的环境,为达到处理量成倍的增加,可选用两台单组脱水本体机型,实现一用一备。

  针对江河、湖泊及水库水不同水源的水厂,设备处理量将会出现较大的范围,特别是在进泥含水率偏低时,处理量会更大,泥饼含水率会更低。

  长江水、汉江水、黄河水及含沙量高的水源,浓缩污泥含水率控制在96%以下,串螺污泥脱水机脱水泥饼均可达到60%以下,可以达到板框机的脱水效果。

  大部分河道水在浓缩污泥含水率控制在96%以下,串螺污泥脱水机脱水泥饼均可达到70%以下。

  大部分水库在浓缩污泥含水率控制在98%以下,串螺污泥脱水机脱水泥饼均可达到76%以下。

  4.4.4串螺机的台数应根据日处理干泥量、单台处理能力及设定的运行时间确定,不宜少于2台。

  【条文说明】:针对低浊度水库水,浓缩污泥含水率达不到设计要求,当含水率高达99.0~99.5%时;为了提升污泥的浓度,提高后续脱水的处理量,并降低泥饼含水率,建议配置串环预滤体。

  【条文说明】:针对杂质较多的河道水,当含有杂质颗粒长度和或大小在20mm以上的污泥时,前级应选用网状格栅;针对季节性贝壳繁殖的水源,污泥泵前应配置切割机。

  【条文说明】:最大处理量为100Kg-DS/h的机型,配药熟化时间60min,絮凝剂投加率6kg/t-ds,絮凝剂浓度0.1%,则有下列算式:

  4.5.2絮凝剂种类宜由絮凝试验或相似排泥水性质、参考类似工程经验确认。

  【条文说明】:运行数据可参考表4.5.2串螺机用于城镇自来水厂新建或提标改造案例。

  【条文说明】:针对低浊水库水,因污泥量少,浓缩污泥含水率高,絮凝剂配置浓度宜为0.05%~0.1%;针对高浊河道水,因污泥量大,浓缩污泥含水率低,絮凝剂配置浓度宜为0.1%~0.2%。

  【条文说明】:观察滤液含泥量与絮团紧实度,絮团紧实度好则滤液含泥量低,紧实度差则含泥量高。做好调试记录,根椐进泥流量、加药流量、进泥浓度、泥饼含水率,称重泥饼计算产量。

  4.5.6絮凝剂熟化时间宜为45分钟~90分钟,配置好絮凝剂的有效使用时间,一般不大于24小时。

  【条文说明】:絮凝剂熟化时间是指絮凝剂在水中溶解并达到最佳效果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受到水温的影响,因为水温直接影响絮凝剂的溶解速度和效果。一般来说,水温较高时,絮凝剂的溶解速度会加快,从而缩短熟化时间。?相反,水温较低时,絮凝剂的溶解速度会减慢,需要更长的熟化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水温条件来调整絮凝剂的熟化时间,以确保最佳的絮凝效果。

  4.5.7加药泵应具备耐磨损、耐腐蚀和防堵塞等性能,宜选用螺杆泵,配置备用功能。

  【条文说明】:如最大处理量为100kg的机型,絮凝剂投加率6kg/t-ds,絮凝剂浓度0.1%,则有下列算式:

  污泥泵应具备耐磨损、耐腐蚀和防堵塞等性能,宜选用螺杆泵或转子泵,配置备用功能。

  采用逐级输送泥饼时,后一级输送设备的输送能力不应小于前一级设备的输送能力。

  4.7.2现场宜设就地电控柜或按钮箱,用于相关机电设备的运作时的状态就地显示和现场操作。

  4.7.3室外及有连接室外电缆的电气系统、检测和控制系统应装设电涌保护器。

  5.1.1串螺机系统的施工和安装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机械设施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的有关规定。

  5.1.2涉及钢制管道的焊接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的有关规定。

  5.1.3塑料管施工和安装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有关规定。

  5.1.4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外观、质量、强度、高程、中心线、预埋件、预留孔等进行交接验收,复核无误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设备安装。

  1应确认所有设备、仪器仪表、阀门、管道、线缆等的安装位置和连接状况符合设计要求;

  5.2.1串螺机应按预留预埋、基础施工、设备吊装、设备安装、管路安装、电气施工的步骤进行安装。

  1基础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底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基础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的有关规定,同时应满足设备安装及荷载的要求;

  2应按设计提供的定位尺寸位置,测量出设备基础中心线作为安装基准中心线设备安装的基础槽钢中心线的平面位移允许偏差为±5mm;

  3吊装前应对吊具、索具等设施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完好,设备、吊具和索具等总重量应小于起重机的安全额定载荷;

  4串螺机机身与吊具、索具相接触的地方应衬垫布料或其他软料,不得与串螺机的上面板接触导致其变形;

  5吊装时需在设备上拴纠偏绳,正式吊装前应进行试吊,设备吊起100mm~200mm时应停吊,并检查吊具的牢固性和起重机的稳定性,再正式吊装就位;

  6现场应配备叉车或起吊装置,保证有足够的作业空间和承重能力,可将单组本体提高1000mm及以上;

  5.2.7电气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国家能源局《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759的要求。

  5.3.2调试工作应在设备、管道、电气安装完成,人员、仪器、安全措施均已完善,且水厂排泥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

  4应检查进泥管道、溢流管道、放空管道是否畅通,以及管道系统阀门的严密性;

  1高速混合电机、低速絮凝槽搅拌电机、污泥泵、加药泵、泥饼储运等相关设备应能正常运行,旋转方向应正确,电流与负荷匹配;

  4启动加药泵,确认是否正常工作,并确认流量正常,根据絮凝搅拌实验结果调整加药量;

  5观察低速絮凝槽絮团情况并及时调整加药量、串螺主驱电机、活动环驱电机以低频运行至背压板出泥后停止运行;

  1开始运行时应先开输送机,再开加药泵、污泥泵,最后开串螺机,观察絮凝反应情况,电机电流、温度、声音、各个设备运转情况。

  2运行后应确认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污泥流量、加药流量、絮团紧实、泥饼形态、滤液混浊等并进行及时调整。

  3停止运行时应先停止污泥泵、加药泵,到达设备空运行设定的时间后停止串螺机,最后停止输送机。

  5机器发生异常危及作业人员的时候,请按下急停开关让机器停止运行,与本机器联动的所有设备都会紧急停止。

  1调试过程中应对进、出泥各项指标以及各工况参数进行检测、记录、统计、分析;

  6.1.2运营方应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设施和设备维护保养手册及应急预案。

  6.1.4操作人员应每日巡视各设施、设备,填写报表和交接班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6.1.5应根据污泥特性和泥量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方式与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发挥设备解决能力、降低运行成本。

  6.1.6在运转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检查串螺机的运行状况,及有无异响、振动及泥水泄漏等情况。

  4若因污泥的浓度变化,导致设备的处理量或泥饼含水率出现较大偏差,可通过调整背压板间隙及螺旋轴转速进行应对;

  【条文说明】:背压板间隙的调整:当污泥浓度变高时,应适当调大背压板的间隙;

  螺旋轴转速的调整:当污泥浓度变高时,应适当提高螺旋轴的转速;当污泥浓度变低时,应适当降低螺旋轴的转速。

  4)应检查进泥管、加药管、高速混合管、进泥软管、脱水本体及喷淋头是否堵塞;

  1检查确认背压板的设定的间隙是合理的。背压板间隙应可调,且调整后的背压板不应移位,应能够给污泥施加稳定、适当的反向压力,确保泥饼稳定顺畅的排出;

  2Φ120*2~Φ170*2型的背压板间隙设定不能低于2mm,Φ250*2~Φ400*2型的背压板间隙设定不能低于4mm;

  1)运行模式开关调到停止,确认螺旋轴停止运行后,取下污泥排出口上面的盖子;

  2)运行模式开关调到手动,螺旋轴运行开关调到开,等到固定螺栓转到朝上位置时停止;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身边的物体》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5.docx

  项目一任务一 水果的挑选(教学设计)小学劳动浙教版四年级上册.docx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一套.docx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解析).pdf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181广告学(一)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产品展示
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叠螺机
联系方式
优游ub8
联系人:13812013609邵经理
QQ:269659897
邮箱:269659897@qq.com
地址:宜兴市和桥镇工业园区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叠螺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优游ub8登录网_j9九游会官网登录 网站XML